在校生学习体验调研作为学校“六有八重”专项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了解自我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信息反馈渠道,是学校建设“五自”质量文化的手段之一,也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的重要数据支撑。本次在校生学习体验调研通过调查在校生对学业投入、教育体验、教师评价和资源与服务支持四个维度学校现状的真实评价,从学生出发了解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并为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服务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调查是面向全校2022级、2023级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衡量各问项符合程度及满意度。调查问卷主体包括:学业投入、教育体验、教师评价、资源与服务支持、总体满意度五个维度。
学业投入维度包含学习情况自评、学习时间分配、生生与师生学习互动情况三方面,旨在调查本校学生对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各项学习活动时间分布、生生与师生学习互动交流频率。
教育体验维度包含对本校学生关于思想政治课满意度、专业课体验评价、专业课教学方式评价、课程考核方式、体美劳教育满意度、校园活动参与度、实习实践满意度、学习收获自评、核心素养提升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
教师评价维度包含本校学生对本学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行为两方面的评价。
资源与服务支持维度包含本校学生关于校园服务及安全管理、学生工作满意度、学业指导服务参与度、学校资源条件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
总体满意度维度旨在调查本校学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统计学生满意/不满意的课程及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对学校的具体意见,从整体层面把控在校生学习体验的满意程度,接纳学生意见。
问卷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布,填写通过钉钉的智能填表功能实现,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9566份,覆盖学校所有专业,问卷覆盖率高,填报率约91.3%。
总体而言,受访在校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的均值为84.7%,较去年(81.4%)提升3.3个百分点,说明在校生对学校的满意水平较高。其中,对学校总体“非常满意”的在校生占受访在校生40.1%,对学校总体“比较满意”的在校生占45.1%,对学校总体感到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在校生占比85%,超过八成。
就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学生中心体现、学习收获、学习主动性等28项符合程度指标而言,受访在校生评价相对最高的5个指标均来自教师评价维度,反映受访在校生对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认同度较高;受访在校生评价相对最低的四个指标均来自学业投入维度,反映受访在校生自评学习主动性尚弱。
从各项满意度指标看,受访在校生评价相对最高的4个指标均来自教师评价维度,反映受访在校生对学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受访在校生评价相对最低的两个指标分别来自资源与服务支持维度和教育体验维度,反映受访在校生对学校提供住宿条件和实习实践场地及设备的满意水平相对偏低。
对比不同层次的在校生,发现专科生在各问项上的符合程度得分或满意度得分均高于本科生,说明就实际体验而言,本科生可能由于对学校的期望更高,而更难达到满意,但本科生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积极性更高。
问卷最后设置了开放式问题供受访者填写对学校的其他意见建议,就填写情况看,在校生目前对学校的意见最多的还是关于生活保障有关的住宿条件、食堂、校园服务和体育设施方面,而关于学习方面的意见占比相对较少,教学方面主要围绕教师、课程、教室和网络等方面提出希望改善教学设施和提升课程质量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建议各二级学院参照与本学院密切相关的调查问项满意度得分及对比数据,做出相应的改进调整,不断推进“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