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依据教育厅相关工作部署,现将我校 2024 - 2025 学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抽检对象
本次抽检范围覆盖我校 2024 年 9 月 1 日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期间授予学士学位的所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涵盖普通本科、成人本科等各类培养模式下的所有专业,抽检比例不低于 2%。
二、时间安排
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信息平台(以下简称 “抽检平台”)将于 2025 年 8 月 20 日开放用户登录端口,9 月 2 日开放学士学位授予信息和上年度在库专家信息数据下载功能。
各学院务必于2025 年9月1日前完成《成都东软学院 202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报告》中的整改要求;务必于9 月 28 日前,通过抽检平台完成论文原文报送、专家信息报送更新以及校级确认函盖章上传等工作。平台将于 9 月 30 日 24 时关闭相关功能,逾期未完成报送将影响抽检工作的正常开展。
教育部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上旬通过抽检平台抽取送审论文名单,学校将依据此名单开展后续工作,各学院需在 2025 年 12 月底前,完成本年度抽检论文的通讯评议工作。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论文原文报送
1. 信息核对与完善
各学院需组织专人,对照抽检平台中已有的学士学位授予信息,仔细补充完善 “是否本专业第一届毕业生”、“论文原文或说明文件名称”、“支撑材料文件名称”、“查重报告文件名称”、“毕业生所在院系代码及名称” 等关键字段信息。确保学位授予信息与论文原文、查重报告等材料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信息错漏,影响抽检结果。
2. 论文及附件上传
对于毕业论文、文本类毕业设计,需以 PDF 格式上传论文原文;非文本类毕业设计,应上传 PDF 格式的说明文件以及 ZIP 格式的支撑材料(包含能够充分体现专业水平的作品及学生贡献说明)。
若论文涉及涉密内容,需上传经学校校级保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定密材料(PDF 格式),涉密论文无需上传论文原文;对于 “无” 论文类型,应上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规定或本学院对应专业的培养方案等证明材料(PDF 格式)。
所有论文均需同时上传对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无需匿名处理)和学校关于该专业文字复制比的规定(需加盖学院公章)。
3. 校验工作
严格按照平台提供的 4 项校验功能,对论文信息进行全面校验。重点确保 “学位授予信息与论文原文一致性”、“论文题目、研究方向与关键词互不重复”“学科 / 专业名称与研究方向不重复” 等关键信息的准确性。如发现信息有误,必须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及时申请勘误,确保抽检工作顺利进行。
(二)专家信息报送更新
1. 信息维护
学校校级用户将于 9 月 2 日在抽检平台下载 “上年度在库专家” 信息,各学院需积极配合,组织相关人员对专家信息进行更新、新增及删除等操作。特别注意,对于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的专家,应及时进行退库处理,确保专家队伍的质量。
2. 专家要求
各学院推荐的专家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正派的工作作风,且为我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家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周岁,同时要保证 “指导专业名称与研究方向不重复”,以确保专家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四、工作方式
1. 平台登录
各学院通过抽检平台(网址:https://xscj.cdgdc.edu.cn)开展论文抽检相关工作。各用户登录如忘记密码,可通过手机或邮箱找回。登录后,请务必及时修改密码,并完成手机和邮箱的验证,以保障信息安全。
2. 沟通协调
为确保信息畅通,高效推进抽检工作,请各学院指定专人作为联系人(负责论文报送抽取和送审等相关事宜),并加入“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钉钉群(群号将另行通知)。联系人需及时关注群内通知,积极与学校及其他学院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是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关乎学校的整体声誉和发展。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和时间节点,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顺利完成。
若在工作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联系人:冉君,联系电话:13308020218,邮箱:ranjun@nsu.edu.cn。
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
2025 年 7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