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学习进行时——计科系优秀教师赵海燕专访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阅读:5298

 

 

采访对象:计科系优秀教师赵海燕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12日

采访目的:

学院教与学联络委员会通过对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专访,从而与全院师生共同分享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采访内容:

记者: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是否还在进行自身的学习?学习涉及到那些方面?是否只是进行个人所授科目的钻研?

赵(海燕)老师: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就会停止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一直都在坚持学习,我学习的范围比较广,除了现在所授课程的专业内容外,还有自己研究生时期研究的一些相关课题等。此外,怎样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到对他们真正有用的东西,怎样引导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前进,都是我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内容。

记者:请问赵老师,您有没有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传授给东软学生?您会以怎样的形式传授?

赵(海燕)老师:有。这个传授学习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方式,我通常会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传授,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在解答某一问题时走了弯路,我就会立刻指出他的问题,引导他用正确的、高效的方法去学习。

记者:您认为就现在所教课程而言,是不是我们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后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应付后面的工作?还是说这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具体项目的实施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探索和钻研?有哪些自学途径?

赵(海燕)老师:学习的课程如果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显然是无法应付工作岗位的需求的,课堂的授课仅仅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仅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的学科领域的大门。学生们最终还是要通过自己或者自己的团队去真正理解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并将其在具体项目中成功的实践来获得能力的提升。至于自学的途径,我想Google和百度是最好的老师。另外,善于提问也是一个好习惯,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同学请教,会学习到很多东西。

记者:当学生学习了一定专业知识后,已经可以自己参与开发项目的时候,教师是否能够带领学生开发一些小的项目,用于检验学习成果?以怎样的方式开展?

赵(海燕)老师:通过课程去学习理论知识,通过项目实践去将学来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我一直认为这是快速提升学生能力的最有成效的途径。

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样的项目去锻炼学生,以及教师们在这样的项目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认为选择合适的项目,有这样几个要素:

1. 能够紧跟当前IT业界最热门的技术;

2. 能够方便的拆分为相互独立的多个模块;

3. 各个模块开发周期尽量短。

而老师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一些要点:

1. 能够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合理的安排不同的模块;

2. 能够引领学生们相互配合,团队协作;

3. 带给学生们这个行业的正确的思维模式,在技术难点上能够做到点到即止,不过分帮助学生。

记者:就您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经历而言,您认为现在我们东软学生最缺乏的是什么?您个人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生需要做些什么?

赵(海燕)老师:最缺乏的可能是自控能力,造成这个情况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并不感冒,不愿意投入热情去学习。这个问题只有靠同学们自己解决,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知道自己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另外,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肯定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有学习的热情了。

如果有热情,有意愿去学好信息技术的话,那么就必须注意学习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放眼于整个软件产业,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系统整体的理解和对软件工程的认知。而如何才能提升对系统的理解和对软件工程的认知呢,我认为是项目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记者:您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希望或者期待?

赵(海燕)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今后能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图书馆能看见满满的人,每天下课后不是首先冲向食堂,而是冲向图书馆占自习的座位。同学之间不是比谁的游戏玩得好,级别练得高,而是比谁的成绩上升的快,谁的动手能力强,谁参加竞赛拿奖多。

对于教师方面,我希望东软的老师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做真正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用的事情。

 

 

Copyright © 2002-2024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